书记信箱 | 中文 | ENGLISH
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
书记信箱 | 中文 | ENGLISH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文献资料 >> 正文
文献资料

山东畜牧业概况

发布时间:2012年09月19日        

来源山东畜牧网 时间:2012年9月

山东地处黄河下游,濒临渤海黄海,土地总面积15.6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9470万人;属暖温带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1~14C,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;山东省气候适宜、交通便利,生物资源丰富、农业发达,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山东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,近年来粮食总产一直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,每年可向饲养业提供1400多万玉米,5000多万吨作物秸秆和大量的饼粕、麸皮;全省有160万公顷天然草场,全省每年种植牧草12万公顷,青贮氨化农作物秸秆3800万吨;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,为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。

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。山东畜禽饲养始于新石器时代,有五、六千年的历史。北魏的《齐民要术》等曾对畜禽饲养经验进行过深刻的总结。山东猪、牛、羊、禽、兔以及特种动物养殖门类齐全。地方畜禽品种众多,拥有鲁西黄牛、渤海黑牛、小尾寒羊、青山羊、岔黑猪、莱芜黑猪等一批著名品种,其中里岔黑猪和小尾寒羊被誉为“国宝”。

改革开放以来,全省畜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改革开放前十年的数量增长阶段。放开政策、放开市场,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,促进了家庭养殖畜禽的快速发展。1989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326万吨,比1979年增加230万吨,年均增长24%,实现了从畜产品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,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。第二阶段,改革开放中间十年的结构调整阶段。对外开放扩大、科技进步加快、产业化经营起步,支撑引领着畜牧生产经营者依托资源、面向市场发展节粮型肉鸡、草食畜牛羊,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。从1989年到1999年,猪肉在肉类中的比重由90%下降到47%,禽肉和牛羊肉由10%上升到53 %,奠定了全省畜牧业基本产业结构。第三阶段,改革开放后十年的质量提升阶段。随着国内消费升级、国际绿色消费兴起,畜牧业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、结构优化、效益增加同步推进的阶段。政府部门和经营主体协同发力,推行标准化生产、深化产业化经营、普及全程质量控制、加强扶持监管服务,质量安全成为畜牧业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和主旋律。

至2010年,全省畜牧业发展实现了总量规模增加、产业结构调整、生产方式转变、总体水平提升的协调推进,畜牧业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主导产业,为促进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和农业繁荣稳定做出积极贡献,并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畜牧业雏形。

一是产业规模大。2010年,全年肉类总产704.66万吨,禽蛋384.84万吨,奶类271.56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3.0%、1.9%和5.2%;“十一五”时期全省肉、蛋、奶产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.4%、1.2%和6.7%。畜牧业总产值1774.46亿元,同比增长3.9%,“十一五”年均增速4.0%,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26.7%;实现增加值727亿元,同比增长4.2%。工业饲料产量1840万吨,同比增加8.5%,实现产值610亿元。兽药GMP企业达268家,居全国首位,实现兽药产值50亿元,同比增长15%。

二是总体结构优。目前全省畜禽养殖、畜产品加工、畜牧服务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:1.3:0.03,畜牧二、三产比重明显高于全国;积极实施国家和省畜禽良种工程,加大良种补贴力度,全省各类畜禽良种场发展到近1300家,生猪、奶牛、肉鸡等主要畜种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;在生产布局上,形成了胶东半岛肉禽、沿高速公路奶牛、沿黄肉牛肉羊、鲁中南生猪、黄河三角洲草业等5大产业优势区域。

三是生产水平高。畜禽养殖水平高,全省规模饲养比重达70%以上,标准化饲养比重达45%以上,供应出口的达到80%以上,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疫病防控水平高,动物发病死亡率常年控制在10%以内,在饲养密度较高、畜禽及产品流通量较大的情况下,实现了对常规疫病的有效控制、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阻击。产品质量水平高,我省生猪、家禽产品占上海市场30%和70%,牛羊肉占京津市场的30%,并出现每头鲁西黄牛价值14万元,每公斤莱芜猪肉售价80元的高档产品。

四是加工能力强。全省有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,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45家,国家级龙头企业29家,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额1500多亿元,产品深加工率35%,加工转化增值率30%,产业化经营覆盖率60%多,明显高于全国特别是主产省水平。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如山东六和、诸城外贸、潍坊新昌、潍坊乐港、临沂金锣、诸城得利斯、山东龙大、青岛九联、青岛万福、济南佳宝等全国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,对于开拓市场、带动生产、提升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五是发展外向度高。全省获得出口注册的肉类加工企业193家,畜牧业三资企业1000多家,累计利用外资22亿美元,投资范围涵盖畜禽良种、养殖、畜产品加工、饲料、兽药等畜牧业整个产业链。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,畜产品正常年份出口创汇20多亿美元,肉类出口特别是禽肉出口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50%以上,兔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%以上。

六是特色畜牧业突出。我省拥有地方畜禽品种36个,32个列入国家资源名录,约占全国总量的6%;主要特种畜禽养殖品种20多个,是全国养殖类别最全的省份之一;有地方传统畜牧名吃108个,分布在全省50多个县市区,部分食品逐步呈现出走出原产地、走向全省全国的趋势。据粗略统计匡算,全省特色畜牧业产值达200多亿元,约占全省畜牧业总产值的11.3%,占全国同口径特色畜牧业产值的12%左右,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规模产量,都在全国名列前茅。

山东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,近些年,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畜牧业做大做强。2010年4月,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,并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》,从财税、金融、土地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。2010年8月,省政府出台了《山东省畜牧业振兴规划(2011-2015年)》,提出对“七大领域”和“五大产业区”给予重点支持。2011年12月,省政府转发了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《关于加快发展高效特色畜牧业的意见》,培育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,再创我省畜牧业发展新优势。

根据《意见》和《规划》,“十二五”期间山东畜牧业发展目标是:到2015年,肉、蛋、奶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、420万吨、800万吨;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.5个百分点以上;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350万吨,产值900亿元;兽药产值达到55亿元;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每年提高1.2个百分点以上;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%,畜牧养殖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达到60%,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%,优势区域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量的60%以上;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0亿元,与畜牧业产值比达到2:1,畜产品加工业成为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;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额达到20亿美元,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;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,公共卫生、产品质量、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初步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。

上一条:永恒的追求——论教师与“真善美爱”

下一条: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

网站信息维护:宣传统战部
Baidu
sogou